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廣告宣傳用無紡布袋\帆布袋訂制\面粉袋\檔案袋\圍裙生產 可印刷圖案和logo 聯系電話/微信:15838231350 網址:http://www.yrwfb.cn
保險巨頭又有新動作了。
編輯|趙小樺
保險巨頭收購了5家口腔醫院
近日,企查查顯示,5月26日,蘇州泓天醫療投資有限公司的投資人發生變更,新增上海高林昱泰健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原持股95.5%的北京航天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退出。
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系央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航天產業基金出資成立的專業化口腔醫療服務行業投資公司。旗下擁有5家口腔醫院,分別是蘇州口腔醫院、泰安口腔醫院、昆山同濟口腔醫院(持股70%)、蚌埠口腔醫院(持股90%)和無錫口腔醫院(控股40%)。
就蘇州口腔醫院而言,據醫院官網顯示,該院始于1908年,擁有雙院區和九個分診部,年門診量近60萬人次,其中蘇站路總院設綜合治療椅300余張、50張病床。作為蘇州口腔醫院昆山分院的昆山同濟口腔醫院,則于2005年建院,設有總院、北院兩個院區,擁有口腔專業技術人員上百人。
新增投資人則是泰康保險集團控股子公司泰康人壽保險于3月30日向高林資本注資80億人民幣成立的投資基金。此外,啟信寶顯示,3月28日,北交所發布的一則股權公告還提到,此次股權轉讓的底價為38.21億元人民幣,保證金10億,要求一次性支付。
至此,隨著股權轉讓的完成,泰康保險集團正式擁有了上述五家口腔專科醫院的控股權。
據了解,這并不是泰康保險集團首次布局口腔賽道。早在2018年6月,作為險資巨頭的泰康保險集團就宣布戰略投資拜博口腔醫療集團,由泰康人壽出資20億元人民幣投資拜博醫療51.56%股權,時年12月,拜博口腔正式更名為泰康拜博口腔。
如今,泰康拜博口腔醫療集團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逾50個城市開設近200家口腔醫療機構,包括口腔醫院、門診部及診所,致力于打造中國口腔連鎖頭部企業。
據報道,今年4月,隨著拜博醫療的創始人相繼退出泰康拜博口腔集團股東和董事行列,而自2021年9月開始,泰康口腔成為了泰康人壽旗下新開設的口腔診所的品牌。
打造五大醫學中心,加速醫療布局
公司官網顯示,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現涵蓋保險、資管、醫養三大核心業務,旗下擁有泰康人壽、泰康養老、泰康健投等多家子公司,業務涉及人身保險、醫療養老、健康管理等多個領域。曾連續三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
據《看醫界》了解,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驅動下,近年來涌現了一股社會辦醫潮,不少實力雄厚的商業保險機構表現較為搶眼,不斷布局醫療,泰康也不例外。
2015年以來,泰康著重打造的五大醫學中心,即泰康仙林鼓樓醫院、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泰康西南醫院(成都)、深圳前海泰康國際醫院和泰康寧波醫院(籌)均是亮眼的存在,規劃總床位達5000余張。
以江蘇首個險資辦醫合作項目,即泰康仙林鼓樓醫院為例,2019年5月,泰康保險通過對該院前身南京市仙林鼓樓醫院進行戰略投資獲得股權,后該院因此更名。據悉,該院為泰康保險集團旗下首家醫、教、研一體化三級綜合醫院,一期床位500張,二期計劃2023年建成,屆時總床位量將達到1400張。
【帆布袋包裝訂制廠家電話/微信:15838231350】
為了推動泰康仙林鼓樓醫院向醫教研一體化的綜合性三甲醫院發展,據了解,2021年12月24日,泰康集團與南京鼓樓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就特色、重點專科、人才引進與培養、科研協作等方面開展合作。
2020年2月,泰康旗下的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正式開業,系泰康保險集團全資投資、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合作管理。據悉,該院建筑面積為約27.6萬平方米,規劃床位1600張,定位為三甲醫院,性質為非營利性醫院。
2021年8月,泰康西南醫院南北住院樓封頂,據了解,該項目計劃投資達30億元、規劃床位1028張,預計2023年5月開業試運營,致力于打造醫養融合、醫險結合的泰康旗艦三級綜合醫院。
而寧波泰康醫院(籌)既是泰康保險集團傾力打造的三級專科醫院,定位大專科,小綜合,也是泰康在醫養產業的一種嘗試,系寧波市政府重點引進的大型國際醫療項目,規劃床位416張,預計2023年開業。
包括五大醫學中心的戰略布局在內,據悉,泰康保險集團還創新支付+服務醫療模式,致力于打造多層次的醫養服務體系,從診所到專科醫院、到三級綜合醫院,構建大健康產業生態體系。
2017年初,泰康保險集團投資金額逾10億元,入股上市醫療集團IHH旗下子公司百匯中國,據稱,同年6月,上海百匯醫院的奠基,還標志著泰康進一步推進醫養產業鏈布局。
時隔多年后,2021年12月,泰康保險集團參與投資建設的深圳前海泰康國際醫院舉行了奠基儀式。據悉,該院總投資超30億元,規劃床位1160張,系泰康在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醫養布局的旗艦項目,預計2024年投入使用。
險資辦醫或成行業新常態
除了泰康保險外,實際上,近年來還有不少險資機構布局醫療。據悉,3月17日,由知名金融保險機構前海人壽投資建設的前海人壽韶關醫院正式對外接診。該院是繼前海人廣州總醫院、廣西醫院、南寧醫院之后,前海人壽自建自營、按國家標準打造的第四家三級綜合醫院,醫院總規劃床位1890張,其中東區一期開放床位500張。
2020年12月,上海太平康復醫院正式投入試運行,為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斥資10億打造的首個醫院項目,床位900余張,一期床位110張。此外,陽光保險集團還于2016年和山東濰坊市政府合作創辦了三級大型綜合性醫療機構——陽光融和醫院,開放床位達2000張。
從世界的潮流來看,商業保險和醫療產業的結合是先天性的,商業保險是醫療費用的主要承擔者和管理者。而且在當前醫療改革環境下,也需要一些新生力量來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陽光保險董事長張維功曾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在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一篇報道中,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指出,未來,無論是從中國保險業自身的發展要求,還是從成熟市場的發展經驗來看,保險資金投資醫養健康產業、保險和大健康產業深度融合都將是一個長期趨勢。
而在政策上,不論是地方,還是國家層面,都對險資涉足醫療健康產業給予不同程度的支持或鼓勵。
其中,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委聯合出臺的《關于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鼓勵商業保險機構投資社會辦醫。2020年年初,中國銀保監會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其中也明確支持保險資金投資健康、養老等社會服務領域。
在地方層面,2022年2月,溫州市衛健委等11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醫養康養發展的實施意見》,則明確提到,鼓勵泰康保險等公司作為投資主體在溫舉辦醫養結合機構。
業界人士預測,未來幾年,或將有更多由保險巨頭領銜或參與的醫療機構涌現,商業保險與醫療機構交融、共贏的時代正在到來,保險參與社會辦醫將成為新常態。
【提示】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搜集,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