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DRG/DIP成本核算“四大難”醫院如何“攻堅”?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DRG/DIP支付制度改革來了,DRG/DIP權重/分值是基于區域病組(種)平均費用“大數據”標化,基于區域醫保總額預算測算,有的地方每月預結算費率/點值是變值,有的地方每月預結算費率/點值是定值,年終清算后才能具體確定實際費率/點值。醫保部門解決了各家醫院的醫保預算分配和支付結算問題,對于醫保基金安全管用高效。醫院開始頭大了,這些費用按照什么方式核算到科室及病種收入?DRG/DIP成本如何核算?DRG/DIP盈虧如何分析?DRG/DIP病種貢獻度如何分析?面對DRG/DIP成本核算“四大難”,醫院如何“攻堅”?
DRG/DIP成本核算政策背景
成本核算之所以受到高度重視,與DRG/DIP醫保支付制度改革息息相關,成本因素是支付方式改革重要的參考依據。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保制度改革
國家層面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強調,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及醫療服務,全國范圍內普遍實施適應不同疾病、不同服務特點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按項目付費占比明顯下降。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大力推進大數據應用,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發揮醫保基金戰略性購買作用。
《“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明確,重點推進按病種分值付費的支付方式改革。
國家醫保局緊鑼密鼓落地推行DRG/DIP付費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要求,按2022-2024年三年進度安排,分步實現統籌地區、醫療機構、病種分組、醫保基金“四個全面覆蓋”。
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成本核算
《關于印發公立醫院成本核算規范的通知》(國衛財務發〔2021〕4號)明確,按照成本核算的不同對象,可分為科室成本、診次成本、床日成本、醫療服務項目成本、病種成本、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成本。
財政部出臺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具體指引
《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具體指引-公立醫院》(財會〔2021〕26號)指出,醫院可以選擇合理的分配方法,將業務部門各科室成本分配至診次、床日、醫療服務項目、病種、DRG等成本核算對象。
提示:宏觀政策環境要求醫院開展DRG/DIP成本核算。
DRG/DIP成本核算醫院內部需求背景
近年來,醫院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正發生著巨大變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療市場競爭加劇、受疫情的影響和沖擊等,醫院既要保持其公益性又要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對醫院精細化運營管理提出較大的挑戰,成本作為運營管理之本,通過精細化成本核算與管理實現降本增效,更加受到醫院的高度重視。
內部管理需求需要加強成本核算
醫院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經濟的高質量是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成本核算有利于醫院加強精益運營管理,促使醫院合理控制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進而提高運營效率和效益。
醫保支付制度改革需要加強成本核算
醫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基于“病種打包付費”,對醫院病種增收驅動設置了“天花板”,醫院要獲得病種收益,必然需要進行成本核算,只有算清成本賬,才能有與醫保部門溝通談判的底氣,現實情況是醫院自己都算不清病種成本賬。
醫院績效考核需要開展成本核算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倒逼,內部績效考核要順應績效國考的指揮棒,醫院需要兼顧公益性和經濟性的統一,就需要開展DRG/DIP成本核算,為成本管控提供決策參考數據。
醫療收費價格調整需要加強成本核算
醫療收費價格改革及DRG/DIP付費制度改革,都需要成本因素考量,在病種成本核算資料數據缺乏的情況下,DRG/DIP付費制度改革基于費用法,不能真實反映病種的實際成本,急需醫院迎頭趕上開展病種成本核算。
提示:醫院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需要醫院加強成本核算。
DRG/DIP成本核算的焦點在哪里?
開展DRG/DIP成本核算,醫院存在DRG/DIP知識儲備不足、業財融合度差、信息化不支撐三大焦點。
DRG/DIP成本核算知識準備不足
DRG/DIP作為醫保支付工具,對于醫院許多財務人員來說,對支付原理缺乏深度了解,對DRG/DIP成本核算相對比較陌生,直接影響到DRG/DIP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
業財融合度較差
DRG/DIP支付制度改革,在醫院對接主導部門是醫保部門,一般按照醫保基金結余率管理,由于財務部門與醫保部門業財融合度差,財務部門不能及時準確確認DRG/DIP收入,不能核算醫療業務成本、醫療成本、醫療全成本和醫院全成本,自然就不能算出DRG/DIP盈虧。
信息化不支撐
基于DRG/DIP成本核算,是近幾年隨著支付制度改革爆發的需求,許多先行先試的醫院和IT公司都在積極探索,有的采取成本費用比法、有的采取項目疊加法、有的采取參數分配法(譽方醫院基于此方法下的綜合指數),無論哪種方法,對信息化大數據分析要求提出較大的挑戰,許多DRG/DIP軟件沒有形成規范化和標準化,對醫院開展DRG/DIP成本核算不能提供較好的支持。
DRG/DIP成本核算“四大難”如何攻堅?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倒逼,算清賬為管用,DRG/DIP成本核算時不我待,面對DRG/DIP成本核算“收入確認、成本核算、盈虧核算、貢獻度分析”“四大難”,結合指導醫院精益成本核算經驗和軟件研發經歷,談一下醫院如何攻堅?
DRG/DIP成本核算的第一難:
收入確認如何攻堅?
先了解一下DRG/DIP醫保預結算和年度清算:
DRG/DIP病組/病種醫保預結算費用=∑各DRG/DIP權重/分值×預結算費率/點值
醫保部門對預結算費率/點值預算,一般按照95%預算,預留5%年底清算。年平時按照這個標準預結算給醫院,等到年終清算,確定了實際清算費率/點值,與醫院進行年終清算。
DRG/DIP病組/病種醫保清算費用=∑各DRG/DIP權重/分值×清算算費率/點值
年終清算=DRG/DIP病組/病種醫保清算費用-DRG/DIP病組/病種醫保預結算費用±醫保考核獎罰
攻堅:DRG/DIP成本核算人員主要攻堅,需要了解DRG/DIP病組/病種醫療費用、醫保預結算和年終清算收入確認。
DRG/DIP病組/病種醫療費用=醫院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
DRG/DIP病組/病種預結算收入=DRG/DIP病組/病種/權重/分值×預結算費率/點值×105%(預留5%還原,一般情況下變化不大)
結算費率/點值也可以采取預測法,進行收入核算,結合上年費率/點值,考慮預結算水平。
預測結算費率/點值=(上年實際結算費率/點值+預結算費率/點值)/2×%(增減幅度預測)
DRG/DIP病組/病種預收入=DRG/DIP病組/病種/權重/分值×預測結算費率/點值
DRG/DIP病組/病種結算差額=DRG/DIP病組/病種醫療費用±DRG/DIP病組/病種預收入
提示:DRG/DIP病組/病種收入確認是基于病案首頁,與按照項目費用確認不同而語,不是按照醫療費用確認收入,是按照DRG/DIP/權重/費率確認的,兩種之間有差異。
例如:
假設:某DIP病種醫保支付結算標準10000元,醫院醫療費用為8000元,收入確認:
某DIP病種收入=10000+(10000-8000)=12000(元)
假設:某DIP病種醫保支付結算標注10000元,醫院醫療費用為13000元,收入確認:
從兩種結果可以看出,成本核算控費的重要性。
DRG/DIP成本核算的第二難:
成本核算如何攻堅?
DRG/DIP第二難點,在于醫療業務成本、醫療成本、醫療全成本和醫院全成本如何核算?既要滿足對外報告需求,更要滿足對內管理需求?基于DRG/DIP成本核算咨詢輔導及軟件研發指導的經驗,探索出“五步算”的方法進行探討。
第一步:DRG/DIP病組(種)藥耗成本核算
DRG/DIP病組(種)藥材成本核算=∑DRG/DIP病組(種)收費藥品+DRG/DIP病組(種)收費衛生材料+DRG/DIP病組(種)診治科室不收費耗材分攤+DRG/DIP病組(種)醫技檢查科室不收費耗材分攤+DRG/DIP手術平臺科室不收費耗材分攤
提示:開展DRG/DIP病組(種)藥耗成本核算,可以為醫院分析DRG/DIP病組(種)邊際結余貢獻提供決策參考。
第二步:DRG/DIP病組(種)診治科室可控成本核算
DRG/DIP病組(種)診治科室直接可控成本核算=DRG/DIP病組(種)藥材成本核算+DRG/DIP病組(種)診治科室直接可控成本核算分攤
提示:開展DRG/DIP病組(種)診治科室直接成本核算,可以為開展科室績效考核提供決策參考。
第三步:DRG/DIP病組(種)直接成本核算
DRG/DIP病組(種)直接成本核算=DRG/DIP病組(種)診治科室直接可控成本+DRG/DIP病組(種)醫技科室及平臺科室扣除耗材其他成本分攤
提示:開展DRG/DIP病組(種)直接成本核算,可以為醫院分析DRG/DIP對醫院的經濟價值貢獻度。
第四步:DRG/DIP病組(種)醫療業務成本核算
DRG/DIP病組(種)醫療業務成本核算=DRG/DIP病組(種)直接成本+DRG/DIP病組(種)分攤醫輔科室成本
提示:開展DRG/DIP病組(種)醫療業務成本核算,可以為醫院分析評價毛貢獻。
第五步:DRG/DIP病組(種)醫療全成本核算
DRG/DIP病組(種)醫療全成本核算=DRG/DIP病組(種)醫療業務成本核算+DRG/DIP分攤管理費用
提示:開展DRG/DIP病組(種)醫療全成本核算,可以為醫院提供分析DRG/DIP病組(種)凈貢獻情況。
DRG/DIP成本核算的第三難:
盈虧核算如何攻堅?
DRG/DIP第三難點,在于成本核算如果不能分步計算,按照會計成本核算,絕大多數DRG/DIP病組(種)都是負數一片,影響醫院內部精益運營績效管理使用。因此,基于DRG/DIP成本核算咨詢輔導及軟件研發指導的經驗,DRG/DIP病組(種)盈虧核算采取“四步法”。
第一步:DRG/DIP病組(種)邊際結余核算
DRG/DIP病組(種)邊際結余核算=DRG/DIP病組(種)確認收入-DRG/DIP病組(種)藥耗成本
DRG/DIP病組(種)邊際結余率=DRG/DIP病組(種)邊際結余/DRG/DIP病組(種)確認收入×100%
第二步:DRG/DIP病組(種)直接結余核算
DRG/DIP病組(種)直接結余核算=DRG/DIP病組(種)確認收入-DRG/DIP病組(種)直接成本
DRG/DIP病組(種)直接結余率=DRG/DIP病組(種)直接結余/DRG/DIP病組(種)確認收入×100%
第三步:DRG/DIP病組(種)毛結余核算
DRG/DIP病組(種)毛結余核算=DRG/DIP病組(種)確認收入-DRG/DIP病組(種)醫療業務成本
DRG/DIP病組(種)毛結余率=DRG/DIP病組(種)毛結余/DRG/DIP病組(種)確認收入×100%
第四步:DRG/DIP病組(種)凈結余核算
DRG/DIP病組(種)凈結余核算=DRG/DIP病組(種)確認收入-DRG/DIP病組(種)醫療全成本
DRG/DIP病組(種)凈結余率=DRG/DIP病組(種)凈結余/DRG/DIP病組(種)確認收入×100%
提示:開展DRG/DIP盈虧核算,為醫院評價分析DRG/DIP病組(種)經濟價值貢獻度提供決策依據,為病種結構調整提供參數。
DRG/DIP成本核算的第四難:
貢獻度分析如何攻堅?
DRG/DIP病組(種)成本核算,為醫院經濟價值貢獻度分析提供了決策參數,由于DRG/DIP病組(種)付費是基于費用法,與真實成本關系關聯度不高,加之醫療收費定價的不合理性、過度醫療等因素,核算出來的DRG/DIP病組(種)成本及盈虧,不能作為醫院學科建設和病種結構調整的唯一依據,還需要綜合開展DRG/DIP病組(種)“臨床價值、社會價值、患者價值與經濟價值”多維度分析。
總之,DRG/DIP付費醫改新時代,業財融合大勢所趨,管理會計比較得到較快發展,醫院廣大財務、經濟、績效、運營等相關人員都將不負時代。
來源 | DRG DIP研究 秦永方
編輯 | 符媚茹 劉新雨
熱點文章
?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屬性和實踐邏輯探討
? DIP付費醫院績效為何要“變”?
? 引入DRG指標,更好評價醫療服務“質”與“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